能力要求
1.理解能力:能阐述所学知识的要点,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,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;能运用所学知识,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、推理,作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。
2.实验与探究能力:能独立完成“生物知识内容表”所列实验,包括理解实验目的、原理、方法和操作步骤,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,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;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,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、分析和处理;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,包括确认变量、作出假设和预期、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、处理和解释数据、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;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。
3.获取信息的能力:会鉴别、选择试题给出的相关生物学信息,并能运用这些信息,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;能用文字、图表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;关注对科学、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。
4.综合运用能力:理论联系实际,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。
考试范围
1.生命的物质基础
(1)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
(2)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
2.细胞——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
(1)细胞的结构和功能
细胞膜的分子结构和主要功能、细胞质基质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、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、细胞的生物膜系统、原核细胞的基本结构
(2)细胞增殖
细胞周期、有丝分裂、无丝分裂、
(3)细胞的分化、衰老和癌变
(4)植物细胞工程
植物细胞的全能性、植物组织培养、植物体细胞杂交
(5)动物细胞工程
动物细胞培养、动物细胞融合、单克隆抗体
(包括:线粒体、叶绿体、内质网、核糖体、高尔基体、中心体和液泡。包括:生物膜系统的概念、各种生物膜在结构和功能上的联系、研究生物膜的重要意义)
3.生物的新陈代谢
(1)新陈代谢的概念和类型
新陈代谢的概念、酶和ATP、新陈代谢的基本类型
(2)植物的水分代谢
渗透作用的原理,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,植物体水分的运输、利用和散失,合理灌溉
(3)植物的矿质代谢
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、根对矿质元素的吸牧、矿质元素的运输和利用、合理施肥
(4)光合作用
光合作用的发现、叶绿体中的色素、光合作用的过程、C3植物和C4植物的概念及叶片结构的特点、光合作用的重要意义、提高农作物的光合作用效率
(5)生物固氮
共生固氮微生物与自生固氮微生物、生物固氮的意义、生物固氮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
(6)人和动物体内糖类、脂质和蛋白质的代谢
糖类、脂质和蛋白质代谢,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的关系,三大营养物质代谢与人体健康的关系
(7)细胞呼吸
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、细胞呼吸的意义
(包括光能在叶绿体中的转换,C4途径不作要求,共生固氮的途径不作要求)
4.生物的生殖与发育
(1)生物的生殖
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、减数分裂的概念、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、受精作用
(2)生物的个体发育
种子的形成和萌发、植株的生长和发育、高等动物的胚胎发育和胚后发育
5.遗传、变异和进化
(1)遗传的物质基础
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、DNA的分子结构和复制、基因的概念、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基因结构、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、基因对性状的控制、人类基因组研究
(2)基因工程简介
基因操作的工具、基因操作的基本步骤、基因工程的成果和发展前景
(3)遗传的基本规律
基因的分离定律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
(4)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
性别的决定、伴性遗传
(5)细胞质遗传
细胞质遗传的特点、细胞质遗传的物质基础
(6)生物的变异
基因突变、基因重组、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变异
(7)人类遗传病与优生
人类遗传病、遗传病对人类的危害、优生的概念和措施
(8)进化
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、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简介
(细胞质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不作要求)
6.生命活动的调节和免疫
(1)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
植物的向性运动、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生理作用、生长素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、其他植物激素
(2)人和高等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
动物激素的种类、产生部位及生理作用,激素分泌的调节,相关激素间的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,其他化学物质的调节作用,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,兴奋的传导,高级神经中枢的调节,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区别与联系,激素调节与行为,神经调节与行为
(3)内环境与稳态
内环境、稳态的概念及生理意义
(4)水和无机盐的平衡
水和无机盐的平衡、水和无机盐平衡的意义
(5)血糖的调节
血糖平衡及其意义、血糖平衡的调节、糖尿病及其防治
(6)体温的调节
人的体温及其相对恒定的意义、体温的调节
(7)免疫
特异性免疫、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
(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不作要求。包括:淋巴细胞的起源和分化、抗原和抗体、体液免疫、细胞免疫、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关系包括:过敏反应、自身免疫病、免疫缺陷病。免疫学的应用不做要求。)
7.微生物与发酵工程
(1)微生物的类群
细菌、病毒
(2)微生物的营养
微生物需要的营养物质及作用、培养基的配制原则、培养基的种类
(3)微生物的代谢
微生物的代谢产物、微生物代谢的调节、微生物代谢的人工控制
(4)微生物的生长
微生物群体的生长规律、影响微生物生长的环境因素
(5)发酵工程简介
应用发酵工程的生产实例、发酵工程的概念和内容、发酵工程的应用(放线菌不作要求,酶工程简介不作要求,以谷氨酸的发酶生产为例)
8.生物与环境
(1)生态因素
非生物因素、生物因素、生态因素的综合作用
(2)种群和生物群落
种群的特征、种群数量的变化、研究种群数量变化的意义、生物群落的概念
(3)生态系统
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类型、生态系统的成分、食物链和食物网、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、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关系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
(4)人与生物圈
生物圈的概念、生物圈稳态的自我维持、全球性环境问题、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和价值、我国生物多样性的特点、生物多样性的保护
9.实验
(1)生物组织中还原糖、脂肪、蛋白质的鉴定
(2)高倍显微镜的使用和观察叶绿体
(3)细胞质流动的观察
(4)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
(5)比较过氧化氢酶和Fe3+的催化效率
(6)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作用
(7)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
(8)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
(9)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
(10)植物向性运动的实验设计和观察
(11)设计实验,观察生长素或生长素类似物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
(12)DNA的粗提取与鉴定
(13)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
(14)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
(15)设计并制作小生态瓶,观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
(16)调查环境污染对